首 页 概 况 通知公告 人才培养 合作交流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
您现在的位置: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官方网站 > 项目活动 > 全国健康养生基地 > 南腔北调——传统戏曲艺术展
栏目导航
新闻中心
专项基金主要活动
文化产业资讯
养生资讯
全国健康养生基地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项目活动
南腔北调——传统戏曲艺术展

 

       南腔北调——传统戏曲艺术展是由南京博物院、山西博物院、苏州博物馆、中国昆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展览。展览凭借200余件戏曲文物,通过比较的形式,展示了从汉代到清代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演变。


  中原戏曲最辉煌的是宋金元时期,展览展出了十二三世纪汾河流域、晋南地区出土的大量戏曲文物,特别是山西博物院院藏精品——金代戏曲砖雕的集中亮相,展现了戏曲从城市的勾栏瓦舍到农村世俗生活的繁荣景象;江南戏曲最辉煌的是明清时期。江苏是南戏的发祥地,也是“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”——昆曲的故乡。由于江南文人参与到戏曲创作中,将戏曲艺术推向巅峰。该部分首次在南博展出昆曲暗戏(13组)、“宝和堂”昆曲堂名灯担等珍贵文物。


  配合展览南博还将推出晋剧、京剧、昆曲、陕西老腔、皮影戏、木偶戏等大量活态演出与3D短片。通过这种多角度的组合,立体而有亮点地呈现戏曲文物蕴含的丰富信息,给公众摆开一桌传统戏曲艺术的绝味盛宴。





  第一单元:中原正音


  中原地区是我国戏剧艺术的摇篮。


  周代创造出的中国礼乐文化是中国戏剧重要的艺术源头。先秦之宴乐歌舞,汉之角抵百戏,气势雄浑、包罗万象,孕育着中国戏曲的萌芽。盛世唐朝,辽宋金元,异域民族能歌善舞,为中原地区带来了音乐、舞蹈的新鲜血液,它们与汉族地区流传已久的叙事说唱艺术碰撞,催生了中国戏曲在动荡中成长、成熟。北宋东京汴梁勾栏瓦舍之间,演绎风花雪月、忠义春秋;市井繁华,戏班争相斗胜;金代晋南豪富之家,厅堂坐享观戏;元代北杂剧大繁荣,民众狂欢,庙宇喧腾,在袅袅的酬神香雾中,戏班作场人潮涌动,人们感激神灵护佑,祈求吉祥安顺。





  稷山县化肥厂金墓发掘于2009年7月。墓主人为一男一女,从墓葬规模看应是当时较富有的社会普通阶层。南壁中间以一写意的手法做一戏台,内有四人表演。这四人的脚色由左至右分别是末泥、副末、副净和装孤。他们的位置反映了其在杂剧表演中的主次地位。金代晚期,末泥已然居中表演。金代戏曲演出多为四人、五人同台演出。





  这组狮子舞彩绘砖雕是1981年山西省新绛县南范庄金墓出土的。第一块砖雕上描绘的是6个孩童舞狮的情景。画面中的狮子以竹条布帛等扎成,形体高大,造型优美。6个孩童或戴幞头,或梳丫髻,身穿小袄窄裤,共同舞弄大狮子。狮子前方一孩童开道,另一孩童执缰牵引;狮子腹中有两个孩童共同将狮身撑起,孩童的腿扮作狮子的腿;另外两孩童双手抱球,簇拥狮后。整个场面非常生动,气氛热闹欢快,形象活泼可爱。在已发掘的金元墓中,这种题材的舞狮极少。


  第二块砖雕上则是一只身披彩带的大狮子,样子十分英武。戏狮题材作品在金元砖雕中常见,因为狮子舞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,宋代以来,许多诗文中都有赞颂狮子舞的内容。


  第二部分 南国雅乐


  长江之水用她的浪漫与灵动滋养了我国南方戏曲。


 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重心由北趋南,钟灵毓秀、文兴富庶之江南为戏曲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,豢养家乐、家班成为时代风气。明清之间,厅堂管弦响彻园林廊下,江南文人参与到戏曲创作中,促进了我国戏曲艺术走向巅峰。《牡丹亭》咏世间至情,《桃花扇》叹家国兴亡,吴侬软语之处便是戏曲留痕。



  清代乾隆、嘉庆之后,昆曲折子戏兴起。这种受到文人士大夫所喜爱的折子戏,结合苏州传统玉工,逐渐催生出了像“昆曲暗戏”这样的昆曲折子戏专用把玩件。此套昆曲暗戏,十三匣,共117件,涉及34个昆曲折子,材质有白玉、墨玉、翡翠、玛瑙等,皆为珍贵之物。而且这百余件器物,都是典型的苏州玉工,细致精微,令人叫绝。从这套暗戏昂贵的用料和精心的设计来看,它的拥有者必是家境殷实,并且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昆曲戏迷。可以想象,他们在园林中相聚娱乐,凭此猜测戏曲折子,猜错者还有可能会罚唱一曲。



  这件“宝和堂”堂名灯担外型为阁楼式,采用紫檀木、黄杨木镂雕制成,四周镶玉缀宝、富丽精美。整个堂名灯担用179块精镂构件和112件饰件缀合而成。正面上方是“宝和堂”额,上部牌楼式顶额,采用髹漆技艺表现众多戏曲人物故事,并缀有双排白玉狮子栏杆,双层飞檐,缀镶珊瑚宝石。顶端悬挂琉璃莲花彩灯,可安装电珠或插蜡烛,在夜间演出时灯彩辉煌、华丽缤纷。旧时苏州大户人家若有婚庆等喜事,时常请堂名班子到家中唱堂会,班主便将堂名唱台拆卸后用箱子挑到主人家,在将它安装在主人的客厅里,因此称为堂名担。堂名艺人以八人组合为常规,少则四人称“半堂”,最多不超过十四人。堂名演奏所唱以昆曲戏文伴乐清唱为主。


  第三部分 南北交融


  在历史的变迁、文化的碰撞中,我国戏曲艺术总是在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发展。


  唐宋时期,两次自北而南的文化迁徙,促进了南北戏曲交流。源于汉代的影戏傀儡小而易带,在动荡年代逐步传播到南北各地,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韵味。明清以来,南戏四大声腔发展蓬勃,流布全国促进了大量地方戏的产生,“花雅之争”更促进了戏曲深层次的交融。徽班进京祝寿,南北戏曲碰撞催生了京剧国粹。近代诸地方戏如百花齐放,更是各声腔戏曲和民间表演艺术大交流、大繁荣的成果。耳边厢响起青楼台上“良辰美景奈何天”,前路处望见当街敷衍“三国戏”。这直接促进了民间手工艺广泛采取戏曲题材。窗棂木雕、墙上戏画、街边泥人,戏曲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

  北宋都城汴京是中国历史上影戏历史最早的繁盛地,自宋金改朝换代起,逐渐形成了北方、西部和中南部皮影流派。明清时期,北方和西部皮影发展进入鼎盛时期,风格明显。清中期以后,大量的影戏班涌入首都北京,逐渐形成了滦州派和涿州派皮影。这次展出的皮影戏,共16件,来自清末河北地区,集中体现了涿州皮影和滦州皮影的艺术风格。人物高度均在十寸左右,选用驴皮制作,用桐油配以上色。主要是红黑绿三色,以褐色与蓝色做点缀。人物形象小巧灵活、色彩亮丽,图案具有“程式化”艺术特征。



 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,风格各异,不过有一样是相同的——就是他们的行头,也就是戏服。小小的舞台上,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各逞其能,戏服可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
  这件蟒袍是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旧藏,齐肩圆领,大襟右衽,阔袖宽身,衣长及足。内衬粉红素绸里。全衣上下共饰有16条金龙,龙间装饰有五彩祥云纹,下摆饰海水江崖纹及杂宝纹。


  戏曲服装中的“蟒”是在明、清“蟒衣”的基础上,经过装饰和美化后所形成的。蟒袍在清代用途很广,人们将五爪称为龙,四爪称为蟒。但执行时并不严格,所以会出现“五爪之蟒”,具体名称要根据穿者的身份和地位来决定。所以同是五爪龙纹的袍服,皇帝穿着就称“龙袍”,而用于普通官吏或戏衣时,就叫“蟒袍”。此件就是清宫演剧旧物蟒袍。

 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京ICP备19050343号-1

© Copyright 2013. www.ccpcc.org. All Rights Reserved  网站建设天天向上